皮膚乾燥一到冬天就脫皮嗎?「外油內乾」又該如選擇保養品呢?
平時肌膚就不怎麼出油,到了冬天甚至還會乾到起屑,一上妝就卡死皮嗎?又或者平時覺得皮膚「又油又乾」,覺得臉非常乾燥,但常常上妝之後又大出油脫妝嗎?保濕是肌膚保養的根本之道,如果肌膚長期處在缺水的狀態,不只會出現細紋、皮膚暗沉,更會使肌膚加速老化。
而身為乾性肌膚又該如何選擇保養品呢?面對皮膚乾燥問題,需要找出造成乾燥的原因,並了解自己的膚質,挑選適合的臉部保濕產品,再搭配正確的保養方法,才能讓肌膚有效的吸收。
「補水+鎖水」油水平衡,缺一不可
首先在選購保濕產品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皮膚乾燥原因以及所謂有效的保養成分,才能有效的改善肌膚乾燥,讓保濕效果事半功倍。
而保養品中的保濕成分,主要能區分成以下兩大類:
1.補水用的「潤濕性保濕劑」
潤濕性保濕劑通常屬於親水性成份,常見的成分如:甘油、膠原蛋白、玻尿酸。潤濕性保濕劑主要作用在於吸濕,可以牢牢抓住角質層的水分,讓肌膚維持在充足的保水量。
2. 鎖水用的「封閉性保濕劑」
封閉性保濕劑通常屬於油性成分,能在肌膚表面形成一道保護層,減緩肌膚水分流失的速度,把水分留在皮膚裡,常見成分有:角鯊烯、凡士林、礦物油等。
唯有同時補水+鎖水,才能恢復肌膚的油水平衡,維持肌膚表面屏障的健康!
通常缺水型的肌膚容易因乾燥引起脫屑,甚至肌膚會因基底過度缺水,而在表面分泌更多油脂以防止水分流失。如果你也是這樣的「外油內乾」的肌膚類型,可以特別針對肌膚使用「補水型」的精華以及「增加角質障蔽功能」的健康度方向來保養,例如:維他命E、維他命C、菸鹼醯胺等。
溫和清潔
洗臉看似簡單,卻是維持保水肌膚的重要關鍵。乾性肌膚建議選擇清潔力較溫和的洗面乳,根據自身狀況來調整每日洗臉的次數,切勿過度清潔;在清潔產品的挑選上可以選擇弱酸性的洗面乳,減少對肌膚皮脂膜的傷害,才能維持肌膚健康狀態,讓後續保養品的效果事半功倍!
提升周圍環境的濕度
當空氣中濕度過低,皮脂腺的分泌就開始出現異常,有些人的肌膚就會緊繃乾燥。若是平時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,肌膚也容易缺水,特別本身就是乾性肌膚的人,若希望減少外界環境影響對肌膚的影響,可以調整空調的溫度與濕度或放置加濕器,避免肌膚出現乾燥、乾癢狀態。
多喝水
喝水則是能快速補充體內水份的直接方式,人體 60-70% 由水所組成,因此足夠的水份攝取,有助於維持肌膚的保水度。建議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喝到2000 c.c.以上的白開水。
注意防曬
如果有過曬傷經驗的話,應該會發現曬傷後的皮膚會乾燥脫皮,這是因為紫外線會讓肌膚的屏障受到傷害。而若是長時間讓肌膚暴露在紫外線下,就算是只有微量,肌膚還是會為了抵禦在為了促使角質層防禦而增厚。而增厚的角質層也容易堆積堵塞毛孔,進而引發更多的肌膚問題。
如何挑選防曬產品:防曬標示怎麼看?什麼是SPF 、PA、 星號?
挑選安全合格的保養品
大家在選購保養品時,不妨多留意確認保養品,是否有標示完整全成分、製造日期、產地等,或有沒有相關的安全檢驗,也可更進一步查詢其原料與添加成分,為自己的肌膚健康多一層把關,讓自己買得安心、用得放心。